创建日期:2017年8月1日 分享人:admin 阅读:
次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
【释义】用出全部力量,一点也不保留。遗,保留;余力,剩余的力量。
【近义】全力以赴、倾巢而出。
【反义】敷衍了事。
公元前260年,秦王派大将白起,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40万赵军。秦王乘机要挟赵王,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,作为讲和的条件。
赵王连忙召来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对策:“长平一战,我们吃了败仗,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,你们看怎样?”
“这样做没用,还是派亲信使臣去讲和为好。”楼昌说。
虞卿不同意楼昌的主张,问赵王说:“大王,这次秦国究竟是想消灭我们赵国军队呢,还是打一打就回去?”
赵王说:“秦国这次出动了全部军事力量,不遗余力地来攻打我们,当然是打算消灭我们啊。”
“那么,我们应该带着贵重的礼物到楚国、魏国去。他们贪图财物,一定会接待我们。这样,秦国以为我们在实行“合纵”的策略,就会恐慌,就会同我们讲和。”
可是赵王不听虞卿的劝告,还是派了使者去秦国求和。
虞卿听说此事,就对赵王说:“这次求和肯定不会成功,因为秦王和相国范雎一定要把赵国求和的事情宣扬开来,让各国都知道。楚国和魏国以为赵、秦讲和了,就不会再来援助赵国。秦国看到无人来救赵,那么也就不再需要与赵国讲和了。”
果然不出虞卿所料,赵国求和不但没有成功,都城邯郸又被秦军围困。最后,赵王只得亲自去秦国,订立了对赵国十分不利的和约,遭到天下人的耻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