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成语故事 >  对牛弹琴
分享到: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

对牛弹琴

【出处】《理惑论》

【释义】常用来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,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然)。有时也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,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,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

【近义】问道于盲。

战国时期,有个音乐家叫公明仪。这个人能作曲也能演奏,七弦琴弹得非常好,弹的曲子优美动听,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,人们也很敬重他。

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,遇上好天气,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。

这不就有一天,他在窗下弹琴,悦耳的琴声引来了许多的鸟儿和蜜蜂。这时,他透过窗户,远远地望见有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,公明仪一时来了兴致,便抱着琴去郊外。春风徐徐地吹着,垂柳轻轻地动着。公明仪兴致更足,一走到老黄牛的跟前,便迅速摆上琴,拨动琴弦,给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《清角之操》来。然而,这只吃草的老黄牛却无动于衷,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着草。

公明仪心想:“老黄牛没什么反应,可能跟这曲子比较高雅有关,我换个曲调,弹弹小曲再试试看。”一曲终结,只见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,继续悠闲地吃草。

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后,老黄牛也只是偶尔甩甩尾巴,赶着牛虻,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。最后,老黄牛居然还慢悠悠地离开了。

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,很是失望。人们对他说:“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,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!”

最后,公明仪无奈地抱琴回家了,叹息道:“对牛弹琴,一窍不通。”

最近更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