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日期:2017年8月1日 分享人:admin 阅读:
次
【出处】《朱子语类》
【释义】原指医生针对病症开方用药。现在常用来比喻针对具体情况、问题,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。
【近义】有的放矢。
【反义】膝痒搔背。
东汉末年,有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名叫华佗。他的医术极为高明,尤其精于医道和用药,人们都争着找他看病。华佗被人们誉为“神医”,主要是由于他能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,仔细诊断,找出病根,然后对症下药。
有一次,两个病人找他看病,一个叫李延,一个叫倪寻。他们都得了头痛发热病,病一发作,头就疼得厉害,而且发高烧。
华佗仔细地询问了他们的病情,细致地摸了摸脉,然后又认真地观察了一番,最后给他们各开了一张药方。两人拿到药方,高高兴兴地抓药去了。
出门不久,他们把药方对照着看了看,觉得很奇怪:两人的症状十分相似,都是一种病,怎么药方大不相同呢?李延的药方上开的是发汗药,而倪寻的药方上开的则是泻药。于是两人便嘀咕起来:会不会是大夫开错了药方呢?
两人又急忙回来找华佗。华佗清楚了他们提出的疑问后,笑了笑说:“你们放心吧,药方一定没有错的!”华佗又耐心地对他们解释说:“吃药要看具体情况,你们的症状虽然相同,但是病因却不一样。倪寻的病是由于内部伤食引起的,而李延的病则是由于身体受风寒造成的。病因不同,用的药自然就不相同了呀!”“原来如此!”听了华佗的解释,两人都笑了。他们一再感谢华佗,并安心地服了药。
很快,两个人的病都好了。他们赶紧登门拜谢,对华佗一揖在地,异口同声地赞道:“先生您是神医,果然名不虚传啊!”